社會勞動人生命教育課程—建立法治觀念,掙脫毒品枷鎖
- 發布日期:
- 最後更新日期:114-04-16
- 資料點閱次數:1112

本署於111年3月18日上、下午,各舉辦一場社會勞動人生命教育課程。有鑑於不少社會勞動人因法律知識不足,容易觸犯刑法或被他人陷害而官司纏身,故邀請本署遴聘之榮譽觀護人劉佳穎律師講授「生活法律加油站」課程、強化社勞人法律基本常識、建立法治觀念;再者,毒癮戒之不易,呼應政府推動毒品多元化處遇政策,邀請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余世禮副主任,以毒癮過來人及輔導毒癮者之身分,分享「與癮對弈的人生路」,使社勞人理解及脫離毒癮的束縛。
上午由本署榮譽觀護人劉佳穎律師講述「生活法律加油站」,劉律師以豐富的法律實務經驗與解癮戒毒協會輔導個案的相關經歷,編輯常見的刑事案件類型,再以實際的社會新聞事件當作輔助說明案例,製作簡報檔案講授,讓學員了解生硬的法律名詞,更容易吸收法律常識,建立基本法治概念。首先,從常見的交通事故講起,介紹肇事逃逸罪及車禍相關法律責任,並說明車禍發生時正確的處理方式;其次,介紹不能安全駕駛及毒品犯罪的類型與態樣,包括毒品之分級品項、常見的毒品犯罪與施用毒品之司法處遇。最後,介紹竊盜、詐欺、偽造文書、公然侮辱及誹謗等罪,各罪之法律構成要件與犯罪類型。
下午由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余世禮副主任,分享「與癮對弈的人生路」,分享自身毒品戒癮、輔導經驗及毒品的危害。講師闡述自己年輕時因毒品多次進出監所,在戒癮過程中不斷在毒品誘惑與家人間拔河,一度自戕且無數次放棄自己,惟母親永遠不放棄自己,因為母親探監時的一句話而徹底悔悟。回首人生路就像與毒癮對弈一般、更生人與社會的聯繫就像那條細細的風箏線,受到外界影響造成它隨風搖擺,若越想控制它,它卻越會產生反作用力,若粗暴地想收服它,它卻無情的斷線遠飄。在家人、信仰及基金會的支持下,他徹底戒除毒癮重獲新生,甚至進入基金會從事更生人就業輔導暨新生活職前訓練,幫助更多更生人,陪伴其更生。
本次生命教育課程內容,引起社勞人高度的共鳴,能夠建立社勞人正確積極的人生態度,加強社勞人的法律常識,避免誤觸法網,並養成守法的觀念、遠離犯罪。最重要的是,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,但都有其自我價值,期許社勞人未來都能擁有積極、正向且嶄新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