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
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:回首頁

:::

小心提防不動產抵押詐騙!

  • 發布日期:
  • 最後更新日期:114-04-16
  • 資料點閱次數:1241

11417(星期二) 生活與法律

法律講座:臺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周芳怡

  • 主題:小心提防不動產抵押詐騙!
  • 新聞發想:

近期新聞報導,臺北市有民眾因誤信詐騙集團投資話術,除了積蓄以外,甚至將房屋抵押借款,遭詐上千萬元,察覺受騙後大受打擊,不幸走上絕路。

三、問與答:

Q1:近期多有詐騙集團誘騙民眾將不動產設定抵押權,常見案例為何?

A1詐騙集團常以名人姓名創設Line假帳號,再以假帳號邀請被害人加入投資群組,佯稱可跟隨老師投資股票、虛擬貨幣等,很快就能翻倍獲利云云,慫恿被害人以不動產設定抵押權向金主借錢,使被害人陷於錯誤,同意將不動產設定抵押權向金主借錢,借到錢之後,又匯款或面交現金給詐騙集團,等同遭詐騙又舉債!

Q2:不動產詐騙有哪些特徵?

A2

  • 「假投資」:詐騙集團誘騙被害人下載投資APP並加入投資群組,佯稱可跟隨老師投資獲利,使被害人陷於錯誤而匯款或面交現金,進一步同意將不動產設定抵押權向金主借錢,被害人可在APP看到投資金額及高額獲利,有些詐騙集團初期甚至會匯款給被害人,營造獲利的假象,然而APP內的投資獲利根本是造假。
  • 「假仲介」:詐騙集團引介被害人認識民間貸款金主,再透過代書或地政士代辦印鑑證明、代辦抵押權設定,藉此收取高額仲介費或代辦費。
  • 「高利息」:詐騙集團引介被害人認識民間貸款金主,還款期間通常較短,並收取高額利息。

Q3:如何預防不動產詐騙?

A3

  • 切勿輕信高投資、高獲利話術。
  • 申請內政部「地籍異動即時通」APP:名下不動產有任何異動(例如設定抵押權、移轉),系統於「收件」及「異動完成」時,均會透過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不動產之權利人。
  • 牢記「一聽、二掛、三查證」:

「聽」:聽清楚電話內容是什麼,是否涉及假投資、假檢警、假網拍等詐騙話術;「掛」聽完立刻掛斷電話,不要受詐騙集團誘騙操控;「查證」: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。

Q4:不動產詐騙是否涉及刑事責任?

A4

  • 詐騙集團投放投資廣告,架設假投資網站,甚至勾結代書或地政士、金主等詐騙被害人,如有三人以上共同以網際網路對公眾散布而犯詐欺罪,依刑法第339條之4之加重詐欺罪,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,得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。依113731日公布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4條規定,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,如同時有以網際網路對公眾散布而犯詐欺罪,再加重其刑二分之一。
  • 依同條例第43條規定,詐欺獲取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達新臺幣500萬元者,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,得併科新臺幣3000萬元以下罰金。因犯罪獲取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達新臺幣1億元者,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,得併科新臺幣3億元以下罰金。

 

回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