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
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:回首頁

:::

最新詐騙手法簡介及防治

  • 發布日期:
  • 最後更新日期:114-04-16
  • 資料點閱次數:499


〔記者邱俊福/台北報導〕詐騙手法推陳出新,讓人防不勝防,
過去出現假扮「樓上新搬來的鄰居」訊息,試圖建立關係,進
一步設局詐騙,近期又出現「我已經在機場落地,但是我沒看
到接我的人」、「為什麼沒來接我」等不明簡訊;刑事局預防
科表示,詐團的這類不明訊息,擺明是要試圖建立雙方攀談機
會,進行設局詐騙,小心上當。
預防科表示,假投資詐騙集團因網路投放詐騙廣告,現在需要
實名制,愈來愈困難後,開始出現這類訊息,例如過去詐團假
扮「樓上新搬來的鄰居」訊息,只要民眾有回應,便給了對方
攀談,建立雙方關係的機會。
當詐團跟被害人建立友誼後,便會開始假投資詐騙手法套路,
告知投資虛擬貨幣等穩賺不賠,進一步要求加入投資 LINE 群
組,在群組內製造獲利假象,引誘被害人掏錢投資行騙。
因此,近期出現的「你好,我已經在桃園機場落地,但是我沒
看到接我的人」、「怎麼回事,為什麼沒來接我,我的行程都
被你耽誤了」等不明訊息,應也是這類詐騙手法。
另一種「假檢警」詐騙手法最近也很流行:

教職人員張姓女子接到假檢警詐騙電話稱,涉詐騙及洗錢須監
管帳戶,她發現無法登入網路郵局及使用提款卡而相信對方,
面交及匯款共 1260 萬元。警方調查,她曾提供身分證及郵局
相關資料,不排除詐騙集團變更帳號、密碼及掛失提款卡取信。
據調查,40 歲張姓女子去年 12 月接到詐騙電話,對方自稱通
傳會(NCC)人員,指她在電信公司網站申辦預付卡門號,該
門號被盜用發送詐騙簡訊;電話轉接自稱「南部警察局刑事警
察大隊」周姓刑警,指張涉洗錢,要求提供身分證及郵局帳戶
資訊,並交付款項調查,開庭後可持法院開立公證本票領回。
張操作網路郵局無法登入,也無法用提款卡領錢,依指示赴銀
行臨櫃提領,告知行員是用於長輩生日及治療牙齒,面交 5 次
共 460 萬元給自稱檢察官特助的車手,每次面交前後與自稱鍾
姓、黃姓檢察官視訊通話確認獨自一人,並匯款 4 筆共 800 萬
元,直到向家人借錢經提醒才知受騙。
刑事局分析,詐團假冒電信公司或健保署等公務部門人員致電,
稱被害人身分遭冒用,電話轉接假警察稱涉人頭帳戶等詐欺、
洗錢案,再轉接假檢察官、法官稱須申請資金公證、收取資金
控款、監管帳戶等,並提供偽造的監款科、公正帳戶、公證本
票等資料取信。
刑事局說,檢警不會監管帳戶、要求收取現金或存摺,也不會
用電話製作筆錄、傳真公文或加 LINE 要求按時回報,聽到「身
分遭冒用協助申請資金公證」、「監管帳戶」等關鍵字就是詐
騙。
Q:如何辨識及防治?
詐欺集團說的話語中會提及之關鍵字
「身分證件遭冒用」
「有人幫你代辦戶籍謄本、冒領保險金」
「涉嫌刑事案件、洗錢案件」
「派員到府收款監管帳戶」
「可視訊或通話製作筆錄」
詐欺集團會以「偵查不公開」為由要求受害人不能告知身邊親友。

 

回頁首